引言(一)什麼是《彌撒經》?
本版《安立甘彌撒經》經過精心準備,附有一篇詳盡的介紹性討論(現因篇幅所限而縮短),論述我們自身禮儀的背景和精神,這些知識對持續安立甘教會來說尤為重要,若要發展出一套普遍接受的理論,作為公共崇拜中達成共識與合一的基礎。《彌撒經》體現了禮儀理論的實際應用,因此,若不了解或誤解這一理論,《彌撒經》便失去了其價值。
一、什麼是《彌撒經》?
對安立甘宗教友來說,《彌撒經》一詞是指包含《公禱書》聖餐禮文以及在祭壇上使用時被認為必要或便利的補充內容的書籍。因此,它與《聖詩集》和《公禱書》合訂本非常相似。聖詩的使用曾被視為危險的,因為它們作為《公禱書》的補充是未經授權的。但它們的普遍接受證明了我們的禮儀是以簡略形式頒布的,需要某種補充物來充實。以下六種對《公禱書》禮文的補充或添加在幾乎所有地方都被認為是必要或至少是便利的:(1)主禮者的個人禱告;(2)一些禮儀指引;(3)聖詩;(4)《公禱書》中未提供的場合的祈禱和經課;(5)某些流行禮儀戲劇(如神秘劇性質)的形式,例如棕樹主日的儀式;以及(6)主禮者在禮儀中部分的音樂標記。《彌撒經》並非被「安排」或發明出來,而是從其母體拉丁禮儀中提供這些補充,並在很大程度上用受默感的經文作為頌歌作為頌歌取代現代韻律聖詩,因此意味著對創新持有一定的保守態度,尊重教會自己的規範,不相信聖品人員有自行其事、隨心所欲的權利。我們不可能相信,僅僅因為我們選擇將部分原始拉丁禮儀以英文意譯的形式呈現,就失去了對它的擁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