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六)英文習例與拉丁習例的對比
六、英文習例與拉丁習例的對比
我們的英文禮儀,實際上不過是西方禮的英文簡化版。當然,英文禮與拉丁禮之間確實存在一些差異。有些人會誇大這些差異,也有人會盡量淡化它。但一種獨立和孤立的精神引發了許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只能基於個人判斷或可能的偏見來解決。在誇大者之中,除了不同意拉丁慣例之外,幾乎沒有共通之處。而在縮小者之中,則傾向於尋找公禱書習例與拉丁慣例之間確實存在的相似之處。
凡是人手所造之物皆非完美,現代的《羅馬彌撒經》或任何其他形式的西方禮儀也並非不容批評。無疑,我們不應採納那些在原則上錯誤或不當的禮儀慣例。但如果我們對西方禮儀固有的慣例過於苛刻,便有陷入自以為是的危險。
一本為安立甘宗信徒編訂的《彌撒經》,應當闡明標準所在,如此一來,那些不願遵循此標準的人至少能意識到自己正偏離標準,並將費心尋找除了個人偏好以外的理由來為自己的偏離辯護。 就此而言,一則關於古代集合祈禱於某地的彌撒(Station Day Masses)的註釋或許會有所助益。其專用經文(Propers)的選擇取決於對特定場合與地點的適切性。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十二台四季齋期的彌撒(Ember Day Masses)。請記得早期聖秩聖事習俗的莊嚴性。禮拜三,候選人的初步甄選在彌撒中舉行,該彌撒是在一座宏偉的教堂舉行,此教堂奉獻給那位成為上帝聖殿、基督在其中成為人類大祭司的聖母。禮拜五的彌撒中則對領受聖品者進行考核,該彌撒舉行的教堂令人聯想到使徒傳承。聖秩聖事在禮拜六的彌撒中舉行,地點在主教自己的大殿(Basilica),那時,在前四篇讀經(lections)之後,每一次讀經後授予一個小聖品(Minor Orders);接著在第五篇讀經後,授予助祭(Subdiaconate,被視為大品之首);書信(Epistle)之後授予執事(Deacons);連唱詠(Tract)之後祝聖為司祭/會長(Priests)。
在許多其他的集合祈禱彌撒(Station Day Masses)中,也存留著同樣有趣的歷史記憶。地點與場合為詮釋這些專用經文提供了鑰匙。
然而,當我們的公禱書與某台集合祈禱彌撒有相當大的差異時,仍將其稱作集合祈禱彌撒是不公允的。因此,本《彌撒經》僅在集合祈禱彌撒中,當我們的禮儀形式與拉丁禮有實質差異時加以註明,其他情況則不。例如,在聖司提反日,我們的祝文比拉丁禮長,書信比拉丁禮短,但核心思想是相同的。但在降臨期主日,書中則註明其祝文源於1549年《公禱書》,書信來自莎霖習例,儘管在此案例中,莎霖習例似乎比現行的《羅馬彌撒經》保留了更古老的用法。
下面以平行對照的形式,列出我們的《公禱書》習例與拉丁習例的綱要作比較,從中可以看出本《彌撒經》處理彌撒常典(Ordinary)與彌撒祭典(Canon)的依據。
慕道友彌撒
| 英語習例 | 拉丁習例 |
|---|---|
| 【按著慣例,在安立甘彌撒之前,應先舉行預備日課(一般是早禱)】 | 詩篇四十三篇以及對經;悔罪与解罪、啟應問候與兩篇禱文(Aufer a nobis and Oramus te.) |
| 求潔心禱文與律法總綱 | |
| 【在求潔心禱文之前,習慣唱誦進堂聖詩】 | 入祭頌 |
| 憐憫頌 | 憐憫頌 |
| 【根據禮規,此處可唱聖詩,一般唱「榮貴主頌」】 | 榮貴主頌 |
| 祝文 | 祝文(們) |
| 書信 | 書信 |
| 【此處一般會唱聖詩】 | 進階詠,哈利路亞或連唱詠,有時會唱繼抒詠 |
| 福音 | 福音 |
| 信經 | 信經 |
信友彌撒
| 英語習例 | 拉丁習例 |
|---|---|
| 奉獻選句,準備祭品 | 奉獻選句,準備祭品 |
| 【因沒有明文規定,習慣上會有私人禱文作為預備並且奉獻獻儀】 | 預備禱文,奉獻祭品 |
| 為基督的全教會禱文 | 秘禱祝文(們),通常是祈求上帝悅納我們的獻祭和祈禱,並且時常會包含一些其他的祈禱事項。 |
| 領聖餐者預備文 | |
| 心中仰望文、序文、聖哉頌以及慣例會加上迎主頌(即和散那⋯⋯) | 心中仰望文、序文、聖哉頌、迎主頌(即和散那⋯⋯) |
| 大祝謝文 | 祝聖禱文 |
| 主禱文 | 主禱文 |
| 【禮規規定用一個小餅來掰餅,但習慣上會用使用一個稍微大一些的餅】 | 掰餅禮以及多篇禱文(主阿,我們懇求你Libera nos,問候啟應,聖體聖血混合禱文Haec commixtio,即「但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聖體聖血的混合⋯⋯」,羔羊頌(Agnus Dei),求教會合一禱文) |
| 謙恭近主文,為領受聖餐做預備 | 預備領受聖餐禱文。 |
| 會長與會眾領餐 | 會長與會眾領餐 |
| 【此處沒有關於洗濯禮儀的任何規定,但是,有信友領受聖餐時,應誦唸「領受聖餐後感謝文」】 | 洗濯禮,以及兩篇感謝禱文。 |
| 榮歸主頌,作為固定的領主詠,但也可以改用其他聖詩 | 領主詠 |
| 在某些情況下,在祝福文前,要誦唸「領聖餐後祝文」 | 領聖餐後祝文 |
| 【按慣例會在祝福文前插入差遣啟應】 | 遣散禮 |
| 祝福文 | 祝福文 |
| 【在完成《公禱書》所規定的禮儀後,按慣例會在此處誦唸「最後的福音」】 | 最後的福音。 |